本章內容包含下列項目:針對事故中傷員的基本急救步驟,如何發現和處理心理創傷的相關建議,這些心理創傷可能會在記者於衝突地區工作或參與緊急人道工作時造成影響。

  1. 受傷時的急救

本指南頭幾章提供的安全建議旨在降低記者所面臨的風險,然而意外和傷害仍然可能會發生,所以我們在此介紹專業醫療人員抵達現場前可應用的急救程序。下列內容絕對不能拿來取代正規的急救訓練。

為別人進行急救前必須知道的事

為別人進行急救有時會造成自己的心理創傷,當患者受傷情況特別嚴重、失去意識,或碰巧是孩童、同事或友人時尤其如此。這種狀況會令人神經緊繃,而患者的受傷程度還有生存機率將取決於你的急救,不過別忘了,你得避免自己受傷才有辦法為別人急救。另外請注意,不要急著當醫生。有些急救程序若未正確執行可能會造成傷害。

接近事發地點時,請先評估現場狀況以保護自己,留意現場是否有下列危險起火、缺氧、密閉空間及電氣、化學或交通危險。切記,患者可能帶有傳染病 (例如肝炎或HIV,你可以戴上手套和其他防護裝備來減少威脅。

以下資訊節錄自法國紅十字會出版的急救指南。我們強烈建議準備前往高危險地區的人參加實用的急救訓練課程,下述資訊並不能取代實務訓練。

急救四階段

  1. 確保事故現場及相關人員的安全。

評估現場的安全條件,確定交通、火災或電氣等狀況不會造成更多危險。只有確定自己不會面臨危險才可以靠近事故現場。盡可能確保患者和其他在場人員都能保持安全。如果情況很危險,你無法在不冒風險的情況下採取行動,請通知急救人員。請在等待救援抵達的同時圍出現場周遭的安全範圍。

  1. 評估患者情況。

向患者自我介紹,跟他們說你打算做的事讓他們安心。確定他們有意識並正常呼吸;如果他們的意識或呼吸狀態有所改變,表示他們有可能面臨生命危險,請通知急救小組。

3.如果你自己需要幫助,請告知急救服務人員。

4.冷靜、沉穩地進行急救。

處理神智不清的患者

如果患者神智不清但胸部規律上下起伏,請幫他打開呼吸道,然後擺成復甦姿勢:

1.檢查患者的反應。

2.打開呼吸道(請參考下列技巧)。

3.確保患者正在呼吸。

4.把他擺成復甦姿勢(請參考下列技巧)。

5.請人打電話呼叫急救人員,如果你自己一個人,請去找人來幫忙。

6.救助人員抵達現場前,定期檢​​患者是否有在呼吸。

如何打開患者的呼吸道

人失去知覺時肌肉會鬆弛,舌頭會掉到喉嚨後部堵住呼吸道。這時讓患者的頭往後仰,下巴往上抬,就能避免這種情形。

如有必要請鬆開患者的領子、領帶或皮帶。一隻手壓在額頭上,讓頭輕輕往後仰。

同時把另一隻手的指尖放在患者下巴的尖端往上抬,讓舌頭從喉嚨後部抬起,打開呼吸道。

不要對下巴下方的軟組織施加壓力,這樣可能會讓患者無法呼吸。

確定患者有在呼吸

  • 檢查患者胸部是否規律升降。
  • 將耳朵靠近患者嘴巴,聆聽呼吸聲。
  • 將臉頰靠近患者嘴巴,停留10秒鐘以感覺他的呼吸。

如何將患者擺成復甦姿勢

  1. 若患者有戴眼鏡,請先把眼鏡拿下來。確認患者雙腿是否伸直並排。如果沒有,請把它們輕輕靠攏,讓雙腿和身體呈一直線。
  2. 跪在患者旁邊或採三腳架姿勢 (tripod position),將患者近側手的上臂擺成和身體成直角的位置,彎曲肘部,使其手掌保持朝上。
  3. 讓患者遠側手的手背貼著靠自己這側的耳朵。輕推患者手掌使其壓在耳朵上。
  4. 把自己空出來的另一隻手放到患者遠側腿的膝蓋下方,抬起遠側腿,腳保持貼地狀態。把自己的身體稍微往後挪,保持和患者胸部等高的位置,這樣就有空間可以在身體不往後移動的狀態下把患者身體轉向自己。
  5. 幫患者轉身:把患者遠側腿拉向自己,直到膝蓋碰地為止。輕輕抓住患者遠側手的手肘,讓手掌保持不動,防止其頭部位置跑掉,接著將自己的另一隻手從患者頭部下方輕輕移開。
  6. 調整患者大腿的位置,確保其臀部和膝蓋成直角。
  7. 在不移動患者頭部的情況下,用同一隻手的食指和拇指撐開患者嘴巴讓液體流出。

請人打電話呼叫急救人員,如果你自己一個人,請去找人來幫忙。

定期檢查患者呼吸是否正常。

復甦姿勢

© 圖Jean-Pierre Danard。資料來源 Fédération des Secouristes 

Français Croix Blanche。

體外出血

當血液持續從傷口噴出或湧出時,應直接加壓止血:

  1. 如果情況允許,請患者自行加壓傷口,藉此避免接觸患者血液。
  2. 如果無法由患者自行加壓,請用手套、塑膠袋或布料保護雙手,然後直接按壓患者傷口。
  3. 讓患者平躺。
  4. 請身旁的人通報急救人員或自行通報。
  5. 若血流不止請加大施壓力道。如果這樣還是無法止血,患者肢體持續大量出血、危及性命,請考慮使用止血帶(下方有操作說明)。
  6. 在救援抵達前,維持施加在傷口上的壓力。
  7. 如果你必須離開現場(例如發出通報),請用壓迫繃帶代替手動加壓。
  8. 結束後請洗手或消毒雙手。

如何使用壓迫繃帶

請務必使用乾淨繃帶取代手動加壓,繃帶必須完全覆蓋出血的傷口。手動壓力解除後,應盡快用壓迫繃帶包紮傷口。包紮時的寬度必須要能夠完全覆蓋襯料,長度必須要能夠纏繞出血患肢體至少兩圈。包紮要夠緊才能防止傷口再度出血。

若壓迫繃帶無法完全止血,請在第一層襯料上再加一層以增加壓力。若失敗請恢復手動加壓。

嚴重出血和止血帶的使用方式

以下建議由法國紅十字會培訓主任Christophe Talmet提供。

當患者大量體外出血,你的第一個反應應該是使用止血敷料。止血敷料可以發揮襯墊的作用,對傷口加壓,由免縫膠帶牢牢固定住。

如果患肢大量出血,壓迫敷料無法成功止血而且傷勢可能危及生命,急救服務又有一段距離,只有完全符合上述條件時才應改用止血帶止血。

止血帶應為強韌布料製成的寬綁帶,不會造成破皮但能止血。止血帶應綁在略高於傷口的地方,將失去血液的皮膚範圍縮到最小。

止血帶的綁法如下:先用布料做一個環。若傷口位於小腿中部,請將套環放在患者膝蓋下方,使帶子兩端在同一側。先固定住帶子的一端(例如用膝蓋壓住),然後將另一端從患肢和套環之間穿過去,用力拉緊以止血。最後拿起原先用膝蓋固定住的一端將兩端打結。

如果是專用的止血帶,只要拉緊後旋轉小棒子就可以絞緊

注意:

  • 使用止血帶成功止血後,在患者由醫生接手治療前,無論如何都不可以解開或鬆開止血帶。
  • 記下使用止血帶的時間並標示在患者身上的顯眼處(例如額頭)。這對於治療患者的外科醫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資訊。常見的做法是寫下大寫的T(止血帶的英文字首)和當地時間。舉例來說,如果使用止血帶的時間是下午2:30,請寫T14:30。
  • 請勿在止血帶上蓋上衣物或毯子,這樣可能會讓人沒辦法注意到,導致止血帶太晚移除。
  • 患者可能表現出循環窘迫症狀,例如低血壓、臉色蒼白或出冷汗,這時請讓他們躺下來,安撫他們。
  • 不要給患者喝任何東西,因為他之後必須進行手術。必要時請幫他濕潤嘴唇。

骨折

萬一患者骨折但附近無法取得任何協助,最重要的步驟是固定骨折處上下方的關節,防止疼痛和進一步的併發症。

舉例如下:

  • 前臂骨折請固定手肘和手腕
  • 小腿骨折請固定膝蓋和腳踝

如果有必要移動患者,且當下沒有其他更合適的方法,請用下列方式暫時固定患者四肢:

  • 衣服:如果現場沒有可用的設備,可使用襯衫、毛衣、外套等衣物,翻面後固定在正確位置上,如果可以用領帶或頭巾綁緊更好。
  • 毛毯。
  • 由硬棉、帆布或不織布製成的三角繃帶(三角巾)。長邊長度至少要有1.2米(4英尺)。

下肢骨折:

  • 讓患者躺下。
  • 用繃帶和夾板小心地固定患者。
  • 通報急救單位,請他們帶擔架來將患者搬離現場。
  • 心理創傷:處理創傷壓力

以下入門指南由協助記者處理創傷壓力的達特中心(dartcenter.org)編寫。

記者在高危險地區工作時,採訪對象多半有喪失親友、受到侵害、面臨巨大個人損失的情形。記者本人可能會目睹死亡或遭受攻擊,如果想保持採訪報導的效力和自由度,記者必須意識到創傷可能會造成的心理影響。創傷壓力沒有被辨認出來的話,可能會讓記者安全意識打折或減弱專業判斷能力,在某些極端的情況下,還可能會讓記者脫離職涯軌道。擁有相關的基本知識不但可以提升記者的適應力,還可以讓他們深入了解報導對象和消息來源的創傷經歷。

創傷是什麼?

當某人經歷或目睹涉及死亡或死亡威脅、嚴重外傷,或對其身體完整性造成威脅的事件,或該事件引發強烈恐懼、無助感或驚恐時,這類事件都會被心理健康專家分類在創傷性事件。爆炸、暴力攻擊、性侵、酷刑、自然災害或嚴重事故都是常見的情境,也都是記者熟悉報導主題。

地理上的鄰近關係並非必要條件:在某些情況下,反覆接觸到傷亡影像或得知密友或家人遭受嚴重傷害都可能會引起相同的反應。

創傷反應根源於生存本能。人類在面對感知到的威脅時,大腦會讓某些激素釋放(例如腎上腺素)。每個人的反應都會有所不同,但可能包括:

  • 警覺心或臨場感升高

•打或逃反應(心跳加快、口乾、排便控制失常、出汗等)

  • 麻木和疏離感(心理上感覺和事件分離或靈魂出竅)
  • 情緒高漲

這些都是對異常情況的正常反應,而且有時有助生存。人在身處危險環境時進入警覺模式有所助益,而且這些反應通常會在危險過去幾天或幾週後消退。然而有時這些壓力持續更長的時間,當事人會覺得他所經歷的苦難正在改變自己,並且發展出下列症狀:

  • 侵入性記憶噩夢、瞬間重歷其境、因小事憶起創傷性事件等
  • 喚起反應(心跳加快,夜間盜汗等)
  • 對日常事件反應過度、難以集中注意力、易怒、異常憤怒或暴怒
  • 情緒麻木、社會退縮,避免任何會提醒自己痛苦事件的東西,與親人越來越疏遠的感覺

如果記者回到安全地區一個月後持續存在這種反應,表示他有可能受到心理上的傷害。臨床醫生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定義為侵入、喚起、麻木的綜合體,但也可能出現憂鬱或濫用藥物等其他變化。沒人能夠預測這種情況何時會發生在誰身上。即使是有多年現場經驗並且適應良好,同事眼中情緒方面還算堅強的記者,都有可能在某個時間點開始感到負荷不了。(請注意,對於持續生活在威脅中的當地記者來說,很難說怎樣才算一個月的安全期,在這種情況下,創傷反應可能已經不屬於為了適應當地環境而產生的生存反應。)

創傷和記者

大多數的媒體工作者在面對恐怖經驗時會展現過人的應變能力。

記者在採訪暴力內容時通常必須做出選擇,決定要接下任務還是回絕,要怎麼架構報導內容。這種控制權(其他倖存者和受害者通常被剝奪這種權利)可能會帶給記者使命感,在某種程度上產生保護作用,但仍無法讓記者對創傷免疫。

事實上,最近各項研究顯示記者和軍人、消防隊員或其他在前線參與悲劇事件的人一樣容易受到情感傷害。創傷壓力對記者產生的影響特別不易被發現。研究顯示,反覆暴露於恐怖中非但不會讓人變得能夠保護他人,反而增加當事人產生心理困擾的可能性。侵入性記憶、無法專心、睡眠困難、暴怒、麻木和社交孤立都有損記者的新聞判斷、能力和人際關係。幸虧PTSD可以透過治療大幅改善,研究顯示積極採取各種自我照護措施就有機會增強適應力。話雖如此,記者還是應該注意、重視創傷造成的影響。

自我照護

創傷性壓力源於對暴力的強烈情感參與。雖然它和與一般的壓力不同,但兩者還是有些相同的神經化學反應,也因此截稿期限、個人衝突、文化衝擊、財務上的不確定性等日常壓力可能會加劇創傷。記者在採訪任務前、中、後期都可以分別採取實用措施來保障自己的心理健康。

任務前

  • 培訓和準備:各項證據顯示,事先針對艱難情境做好心理準備的人,實際身歷其中時會有更好的情緒控制能力。進行敵對環境培訓、發展手工技能、研究某個地區的歷史和文化、增強創傷意識等各種準備工作都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減輕一般壓力並增強適應力。
  • 找到盟友:事先聯絡該地區的人,建立自己的當地人際網路。記者、人道工作者、該地區的聯合國人員,其他可以提供寶貴社交和實務支援的人。這點對隻身前往當地的自由記者或軍方的隨隊記者來說尤其重要。
  • 健身:鍛練身體可增強抗壓力。
  • 別忘了家庭事務:為家人、朋友、親人空出時間。釐清自身的財務狀況,確定近親可以取得你的保險細節、遺囑等。人在任務現場時還得擔心這類未處理完的事務會給自己徒增極大的壓力。建議在出發前收拾、整理房間。任務結束歸來回到井然有序、安全的地方有助於恢復正常生活。
  • 確保你已做好出發的心理準備:證據顯示,當一個人反覆暴露於危險和創傷中卻沒有足夠的休息時間,他得到PTSD的機率會大幅提升。如果出這趟任務會讓你感到壓力重重,情緒上感覺時機也不對,請考慮拒絕任務。

任務期間

照顧身體:

  • 保持良好飲食和睡眠。(就連特種部隊的士兵都把這條列為優先事項。)
  • 做運動。只要伸展或散步半小時就足以提振心情。 
  • 多喝水。脫水會損害大腦功能。
  • 注意飲酒量。喝太多會增加做惡夢和瞬間重歷其境的頻率。
  • 注意刺激物。咖啡因會讓腎上腺素升高。

照顧自身的情感需求:

  • 發明簡單的日常儀式,閱讀、做運動或做手工藝等都有助於紓壓。
  • 正視自己的感受,跟信任的人聊天或寫日記。
  • 絕對不要小看笑聲的重要性。
  • 想辦法深呼吸,尤其是在感到不適時。(慢慢把氣吸進橫隔膜、停下來,然後用更慢的速度把氣呼出。)
  • 想辦法養成換個方式看待負面情況的習慣:認知到已發生的事,然後列出仍然適用事件的正面看法。請專注在你能控制的未來步驟。一直去想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可能會讓你變得脆弱。

為他人提供支持:

  • 社會連結指的是給予和接受支持的能力,在當事者面對創傷時最能發揮保護作用。 
  • 如果當事者的同事樂觀正向又不吝給予支持,他也會從創傷中恢復得更好。小心不要責怪他人。
  • 抽空聽別人傾訴,但不要挖掘他們的感受,也不要假設他們可能正在經歷什麼事,或自以為他們該有什麼樣的感受。
  • 給自己和同事適當的恢復時間。
  • 如果有人無法好好處理創傷,可以建議他們專注在比較輕鬆的實際任務上,而不是完全停止工作。保持活動通常會產生保護作用。
  • 不同文化可能會用不同方式處理悲傷和創傷。請予以尊重。
  • 了解你的消息來源:了解創傷如何影響人們也能幫助你避免犯下報導上的錯誤。有些受害者深受影響,導致他們在陳述過程中無意識地說出和事實牴觸的內容,有些人則有近乎影像般精準的記憶力。

任務後

放下採訪內容往往是最困難的,後續的其他報導相形之下可能會讓人覺得微不足道。有時記者會因為必須離開那些得繼續面對危險或需要幫助的人而感到內疚,這些反應都很常見,多找人傾訴也會有所幫助,但要讓其他人對他們的採訪內容產生共鳴本身也是個挑戰。有些人聽到令人痛苦的東西時會想結束討論,有些人會淡化他們聽到的內容;而且記者本人可能會避免討論某些可能讓朋友、家人擔心自己安全的話題。

以下是一些處理進入/離開報導過渡期的建議:

  1. 有些記者建議回家前先抽出一兩天的「減壓時間」。(記得事先向你的伴侶或家人解釋原因。)
  2. 想像回家後的生活可能可以成為出差期間的一大動力,但請盡量保持合理的期待。如果你已經離家一段時間,其他人的生活可能已經走到不一樣的階段了:你回家時可能無法和離家時的狀態無縫接軌。
  3. 和其他有類似經驗的人建立聯繫。能夠在不需自我解釋,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和他們聊聊(或單純見面)都可能有莫大的幫助。
  4. 盤點你的心理健康,尋求幫助永遠不嫌晚。

處理創傷性影像

來自戰爭地區、犯罪和天災現場的影像通常很血腥,令人不舒服。過去十年高畫質攝影機越來越普及,從傳統新聞來源和社群媒體流入新聞編輯室的素材不但量變多,畫面也更令人不舒服。即便影像所描述的事件發生在遙遠的地方,記者和法醫分析人員也沉浸在大量露骨、暴力、令人不安的照片和影片之中,他們可能會覺得這些東西正在滲入自己的私人大腦空間。厭惡、焦慮、無助等反應並不罕見,而且這些內容可能會以侵入性意念和睡眠中斷的形式在工作以外的地方冒出來。

媒體工作者可以採取以下六項實用做法來減少創傷負擔:

1.了解你的工作本質。把創傷性影像想像成輻射,一種具有劑量依賴性效應的有毒物質。記者和人道工作者及核能工作者一樣都有該做的工作要做;同時他們也應採取明智措施,把不必要的暴露降到最低。

觀看這些影像的頻率可能比觀看的總量更容易造成問題,所以請評估你能觀看創傷圖像的負荷量,並確保自己有足夠的休息時間。

2.減少不必要的重覆觀看。檢視你將檔案分類和標記的流程,還有整理數位檔案和資料夾等其他過程,藉此減少不必要的觀看次數。當你用交叉引用各種來源的影像來確認影片時,可以寫下每段影像的特點,這樣有助於把重新比對原始影像的頻率降到最低。(絕對不要在未事先警告同事檔案內容的情況下把素材交給對方。)

3.試用不同的方法來觀看影像,拉出你和影像之間的距離。有些人發現專注於某些細節(例如衣服)而避免其他細節(例如臉部)有所幫助。也可以試試看在影像令人不舒服的區域暫時噴霧處理或加上遮罩。影像編輯人員在剪輯暴力攻擊鏡頭和死亡瞬間的影像時應避免使用循環播放功能或非常謹慎地使用該功能。請想出一套自己的解決方法。

4.試試看調整觀看環境。把視窗調小或調整螢幕亮度、解析度都有助於降低觀者感受到的影響。可以的話盡量關閉聲音,聲音通常是影響最大的部分。

5.經常遠離螢幕休息一下。多看些賞心悅目的事物、四處走走、伸展四肢或想辦法接觸大自然(例如綠色植物和新鮮空氣等),這些都有助於減輕身體的不適反應。特別注意,不要在睡前處理令人不舒服的影像,睡前觀看會讓它比較容易佔據你的思緒。(小心酒精,它會干擾睡眠,讓惡夢變得更嚴重。)

6.制定自己的自我照護計劃。當你在處理具有影響力的報導時,可能會忍不住花兩三、四倍的心力去做,但別忘了一定要幫自己在工作以外的地方保留喘息空間。

管理階層和編輯的注意事項

良好的創傷管理計劃可以大幅提升員工的身心健康和效率。編輯有責任去了解創傷並建立適當的工作結構,盡量減少創傷帶來的影響。有關資源和資訊請洽達特中心(www.dartcenter.org)。